搜尋此網誌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中風

通常經三種途徑發生。
腦出血:
是由於腦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受影響的腦組織會缺氧並壞死。


腦血栓形成:
血栓是一種凝結塊。如果在腦血管形成並造成阻塞,相應腦組織的氧氣供應受到影響,組織就會壞死。


腦部栓塞:
是最常見的中風類型。當一團組織,通常是血凝塊,在身體其他部位的動脈沉積(常常牽涉到頸部動脈),沉積物分解脫離並陷在腦部的小血管內。相應的腦組織會缺氧,腦細胞會相繼壞死。


摘錄自: 神農氏 - 保健專題  中風

相關網頁參考: 慈愛中風資訊網
                        中風危險性 自我檢測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腦年齡測試

● 做法: 
A.先按START(開始
B.畫面出現 3 2 1 記住圈圈裡面的數字
C.消失的時候再依照數字 位置 由小到大去按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阿茲海默症

它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會漸漸的喪失記憶並且出現語言和情緒上的障礙。智力逐漸喪失的情形稱為癡呆(dementia)。當這個疾病越來越嚴重時,病患在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他人的協助,像是洗澡、吃東西、上廁所…等等。阿茲海默症在目前仍是一種不可逆、尚無法治療的疾病。

誰會得阿茲海默症?
85歲以上的人口有一半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年齡是阿茲海默症相關因素之一,而研究顯示「遺傳」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症狀
例如: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忘了某件事做了沒,老是舊事重提或是無法學新東西。病情惡化時,患者可能會在談話時沒辦法找到適當的用字或是無法做重大的決定。
患者有時會沒辦法認得親友。患者的性格也可能變得異常的煩躁,偏執多疑,不喜歡與人互動。到後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在街上遊蕩,迷路回不了家的情形。

許多為阿茲海默症所苦的人死於其它的原因,像是肺炎 (pneumonia)。由診斷確定日算起,阿茲海默症的病人一般可有6-8年的壽命,但仍許多患者存活超過20年。

危險因子
實際上阿茲海默症有兩大類:家族型(早發性)和偶發型(晚發型)。家族型阿茲海默症較為罕見,極少數人會在他們五十歲前就發病。大部分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是屬於偶發型的阿茲海默症。他們多數在65歲~75歲間發病。

做些什麼來保護腦部?
當我們老化的時候,腦中某些連結會因為糾結或是斑塊的產生而失效,由此延伸出的概念是我們擁有的神經連結總數越多,能夠承受的連結缺損也越多。
要如何形成和維持神經連結呢? 俗語說:要活就要動!保持心智和身體的靈活度會很有幫助!挑戰自己的心智:試著記住別人的名字、玩玩縱橫字謎、做數學題目、閱讀、學新字。

摘錄自:小小神經科學:阿茲海默症
相關網頁參考:樂齡網 - 多動腦 免痴老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尿失禁

種類
(一)暫時性尿失禁:發生於尿路感染、產褥期等,只要針對原因加以治療即可痊癒。
(二)應力性尿失禁:原因是支撐膀胱頸的組織變鬆弛,或尿道本身功能不全,導致患者在抬重物,咳嗽或大笑而腹壓上升時,即有漏尿情形,可依不同之病因予以藥物、復健或手術治療。
(三)急迫性尿失禁:當尿失禁合併有頻尿時即稱之。治療以藥物或合併復健(骨盆底電刺激...等)。
(四)滿流性尿失禁:主因神經病變長期憋尿,導致膀胱變大缺乏張力。治療以藥物及定時排尿為主。
(五)綜合性尿失禁:合併數種不同原因之尿失禁。

診斷方法
包括醫師的問診、內診、護墊測驗(pad test)、內視鏡及尿路動力學等。病患亦可用簡單的排尿日記,記錄排尿及漏尿的時間以協助診斷。

物理治療
(一)膀胱訓練或定時排尿。
(二)凱格爾運動:凱格爾(kegel)醫師於一九四八年提出,藉由主動式的收縮肛門、陰道、尿道旁的肌肉,強化整體骨盆底肌肉的強度
(三)骨盆底電刺激療法:可利用無痛覺的電流刺激骨盆底肌肉不自主的收縮,使肌肉變得強壯。
(四)置入錐體(vaginal cone):於陰道放入如同雞蛋的錐體,藉由防止錐體滑出的動作來強化骨盆肌肉。 

手術治療
傳統的方法傷口較大,尿管至少放置三天,也延長了病患的住院時間。
目前由瑞典的ulmsten教授發明了一種新的TVT手術,所謂TVT(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是一種特殊的多孔纖維材質,以類似吊床的作用橫跨於恥骨上緣與尿道中段下方,病人可在低腰椎麻醉或局部麻醉的狀態下完成手術,醫師亦可在手術過程中確定是否已達預期之效果。且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只需三十分鐘左右,病人也可以在當天出院。但並非所有尿失禁的患者均適合此手術,需經由有經驗的醫師,並配合臨床檢查,才能篩選出適合開刀的患者。

尿失禁的患者必須了解,這個惱人的問題是可以經由婦產專科醫師的專業諮詢及特殊治療而得到治癒或改善。

摘錄自: 高醫醫訊月刊第19卷第11期 - 向尿失禁說再見
相關網頁參考: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黑死病

可經由患者的咳嗽、噴嚏傳染,是屬於飛沫傳染。

為鼠疫的一種,如下:

黑死病,為鼠疫三種類型之一,是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由鼠疫桿菌致病,通過帶菌的老鼠和跳蚤傳播,黑死病在中世紀歐洲大陸的爆發導致1/4的歐洲人口死亡,在19世紀末的中國,黑死病的大流行奪去了上百萬人的生命。


罹患者絕對要接受強制隔離,甚至住院隔離治療,並防止經由中央空調系統途徑的空氣傳播開來。基本上,罹患個體在接受抗生素如鏈黴素、四環素和磺胺類治療三天後,病情就可得以好轉,此時方能解除其隔離限制,而病患的排泄物以及周遭環境則必須嚴格徹底完全消毒。
據統計,黑死病的死亡率只有10%左右,除非送醫的時間太晚,大多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目前有鼠疫疫苗可以注射,預防期間約為半年。

摘錄自:
台灣醫療網 - 黑死病
國家網路醫院 - 漸被遺忘的鼠疫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如何睡午覺?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若是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週期
午覺睡太久,剛起來的半小時會有輕微的頭痛、全身無力,這是「睡眠慣性」所造成。這時候別期望會馬上清醒,經過一個小時的緩衝就能恢復正常。
不過,這種較長的午睡只適用於補充前晚的睡眠不足,真正健康午睡不應該超過30分鐘,否則就容易打亂生理時鐘,影響正常晚覺。

★如果要午睡,要養成每天定時定量的習慣。午睡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睡醒之後的8小時,以及晚上睡覺前的8小時,也就是一天活動時間的中間。即使在那個時間不覺得睏,也可以稍做休息,而不是把喝咖啡當醒腦湯。
咖啡因可能提供短暫的提神效果,接著會帶來昏沈遲鈍的感覺,也會減少晚上的睡眠週期。別用人工刺激品來哄騙身體,還是小睡一下來解決問題吧。

★午睡的習慣要持之以恆,因為午睡習慣不規則也會攪亂生理時鐘,影響晚覺的規律。例如拖到傍晚才睡,不但對健康沒有幫助,也會延誤晚上的入睡時間。

★有失眠問題的人,要避免白天的午睡。新生兒的父母則應在小孩午睡的時候一起休息,而不是一直工作,忽略睡眠。

★晚上若是有重要的晚宴或活動,可能會耽誤晚上的上床時間,可以在下午預先儲存睡眠。這種預防性睡眠可長達兩、三個小時,的確很有幫助。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最能說明小睡片刻的神奇力量。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慢跑注意六大傷害

慢跑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了解六個在慢跑運動中容易造成傷害的原因後,在慢跑前做好適當的預防和保護,才能跑出健康、避免慢跑的運動傷害。

容易造成慢跑時受傷的六大原因

一、錯誤的慢跑者訓練計畫慢跑的強度及頻率、時間長短必須是階段性的增加,不可以突然增加慢跑時間或次數,這樣容易突然造成身體負荷而導致受傷,同時建議以「週」為單位來計畫增加慢跑強度,例如:下週增加的運動量為上週的百分之十至十五為較理想數字,而且也可以安排不同的運動種類和慢跑運動之間做交替的訓練。

二、慢跑場地不適當的選擇慢跑時的場地以選擇平坦、有吸震能力的地點為最佳考量,例如學校的操場;不可以在弧形跑道或山丘地面上慢跑,因為這樣容易因而長期拉扯某些肌腱,或對某些條肌肉造成較大的負擔而導致像股薄肌束症候群或阿基里斯腱炎等運動傷害。

三、慢跑鞋不適當的選擇一般我們可以將慢跑鞋分作三類:(1)吸震型:強調吸震的設計及作用,中插多以利用單一EVA發泡或PU材質作設計。
(2)穩定型:強調是能將足部於運動時維持在理想正常的狀況下,中插設計會在不同的足部部位利用不同硬度的EVA發泡作設計。
(3)動作控制型:強調可以固定足部在運動中出現的過多動作角度,中插設計除了用EVA發泡材料外,可能也會用塑型腳板作加強固定效果。
慢跑鞋的選擇,必須看原本個人足部原始的情況,以及個人慢跑地點選擇等條件來做選擇,這樣才可以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鞋子。

四、肌力的不平衡若長期從事慢跑者,容易造成經常性使用的肌肉變強壯,而比較不常使用的肌肉,力量上就顯得較小,長久下來,會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所以建議可以在平時針對慢跑中不常使用的肌力作一些重力訓練或者和其他類型運動作交互的活動。

五、拉筋運動沒有有效的執行運動前的拉筋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使肌肉在運動收縮前達到充分的放鬆及準備,若是拉筋運動沒有有效執行,就可能會造成運動中的傷害。

六、不正常的足部內、外轉可能原本已有足部扁平或過度足板內、外翻轉問題者,若未及早處理或作事前防護的動作,在長久時間從事慢跑運動後,可能會使病症更加嚴重或明顯,甚至延伸出其他的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2006/07/23]澎湖時報魯念祖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赤腳助健康

為什麼赤腳站在大樹下,會帶來人體健康?
因為赤腳站在大樹下,比起乾燥的水泥地或陽光曝曬的乾地,大樹下的土壤有恰好溼度。而溼度不足則無法「導電」,靜電自然無法釋放,因此避雷針或接地線的末端,都是深入地下至少兩公尺,原因就是深度土壤的溼度不易散失,利於導電進入地球中之故。

橡皮或人造皮不會導電,穿著這類鞋子就是與地球絕緣,無形中累積過多靜電,會引起身體的提早老化、免疫力下降,輕者有很多不適,包括失眠。重者則引發健康失調,包括癌症提早發生。(現代人癌症比率不正常地偏高:成年人平均接近33%)

人造化學產品目前已有一千萬種以上,這些產品遍佈衣食住行,以穿在腳上的鞋子來說,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供應的都是人造鞋底,這與傳統自然材質的草鞋﹑布鞋﹑木鞋甚至於皮鞋最大的不同是──不導電。

人體是個生物電磁場,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的大電磁場中,一旦大自然的平衡更改或被阻擋,人身體累積過多的靜電使身心都會引起病態、不舒服。

高樓中的地面不論是否潮濕,均不是"地球表面",也無法排出靜電,因此每天最好要在草地、土地、石子地或海灘上光腳走走,有病的人尤其要多多和大自然親近,記得脫下橡皮鞋底,否則再多的深呼吸、散步也是無濟於事的喔。


摘錄自: http://www.philcheung.com/Health/BRFT.htm

相關網頁參考: 眼鏡小醫の腳丫故事館

股四頭肌鍛鍊

位置
位於大腿前部﹐自骨盆到小腿區域。


功用
是負責負重及行走的肌肉群。

鍛鍊方法

參閱網頁:鍛鍊股四頭肌

大腿肌訓練

■大腿前側肌肉的肌肉訓練

動作:
1.坐在椅子上,靠著椅背,挺胸收小腹。
2.慢慢把左腿平舉伸直,與地面平行。收縮四頭肌,維持1秒,再回到動作1。
3.換邊重複動作2。
4.1分鐘內完成30~50次。
醫生小叮嚀:
1.平舉伸直的過程是溫和的,慢慢把膝蓋伸直,而不是踢出去。
2.待四頭肌力量有進步時,可考慮酌量在小腿處加重量訓練,加個小沙包。

■大腿後側肌肉的肌力訓練

動作:
1.身體趴在地板的墊子上,兩腿伸直,兩手手肘彎曲平放在身體旁。
2.大腿不離地,左膝蓋彎曲45度,維持1秒,再回到動作1。
3.換邊重複步驟2的動作。
4.在1分鐘內完成30~50次。
醫生小叮嚀:
1.膝蓋彎曲的過程是溫和的、慢慢的,彎曲角度以45度最有效。
2.待大腿後側肌肉有進步時,可考慮酌量在小腿處加重量訓練,加個小沙包。

資料來源:《鍾佩珍復健教室》,原水文化出版。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6312&page=6

心肺功能訓練

三種簡易的訓練方法如下:
(一)12分鐘跑/走訓練
以在12分鐘內所能跑或走的最長距離,做為判定心肺功\能的標準。根據研究發現,每週3次,經8週訓練後,心肺功\能會有顯著的進步。

(二)1.5~2英哩慢跑訓練
以完成固定距離所需的時間做為評量心肺功能的標準。這種固定距離的訓練方式,對中老年人而言比較可以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避免意外的發生。如每週訓練3~4次,10週後即有顯著的改善。

(三)PWC150(power work capacity)訓練
以心跳數在150次/每分鐘時的作業能力作為判定標準,以kg.m/min為單位表示之。PWC150是一種漸進性負荷的心血管適應訓練方式,適合中老年人。如每週訓練3次,每次訓練5分鐘,計訓練6週即有顯著的改善。

除了上述三種簡易的心肺耐力訓練方法之外,還有很多適合中老年人的訓練方式,例如15分鐘跑、登階測驗(step test)、登山及游泳等。但是根據Cooper(1970)的研究,認為12分鐘跑/走與最大耗氧量的相關較高,而且被承認在改善心肺耐力方面,要比15分鐘跑或登階測驗更為有效。不過,無論選擇何種訓練方式,應盡量避免運動傷害,尤其強調訓練前應確實做好準備活動。


摘錄自: 獨。釣寒江雪 - 心肺功能訓練